正本清源|石庄的得名与如皋的石氏
摘要:石庄之名最早见于北宋,后世一般认为是因为石氏聚居而得名。如皋地区现存两支石姓,根据如皋始迁祖分为老山公宗支与北山公宗支。老山公宗支并未有迁居摩诃山竹排岭的历史,而北山公宗支宋末元初才从镇江迁居竹排岭。从两宗支的族谱内容来看,石庄的得名与如皋现在的石氏并无渊源。
关于石庄镇的得名,《石庄镇志》梳理相关文献,记录如下:
石庄域名始于何时,已难确考。其域名盖出自石氏在此聚居。《石氏家谱》载:宋石曼卿之孙东晓于北宋末造,随其宗人避乱于如皋摩诃山下,卜筑江干,徙居皋邑。
石庄域名最早见之典籍为北宋词人王观《石庄九日阻雨》诗,而被辑入《东皋诗存》,现已被转收入《全宋诗》。又有苏过《寄如皋叶尉》诗,首句即云“借马石庄去”,收入《三希堂法帖》。宋《夷坚志》、《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孙应时《烛湖集》、王象之《舆地记胜》、吴潜《许国公奏议》等文献中亦屡见石庄之记载。《明史·地理一》载如皋“东有掘港、南有石庄、北有西场三巡检司。”《清史稿·地理志五·江苏》载如皋“西场、石庄巡司二。”石庄域名两次载入国史。
从北宋词人王观《石庄九日阻雨》等文献来看,“石庄”得名至少在北宋之前,镇志中提到的《石氏家谱》为《石氏民籍族谱》,核对原书,《镇志》中所引《石氏家谱》内容也非原文。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宗族观念的复兴,使得我们有机会能够看到从前难得一见的族谱,这为我们讨论石庄的得名与如皋现存石氏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可能。
如皋的石氏分为两家,根据始迁如皋的祖先分为老山、北山两派,两家分别有各家的宗谱和祠堂,老山公宗支的祠堂在如皋长巷,北山公宗支的祠堂在如皋南乡吴窑的石家庄。老山公一派的族谱名称为《石氏民籍族谱》,《石氏民籍族谱》现存最早的版本是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咸丰三年版,以及公私所藏多套宣统元年(1909年)20卷本。《石氏民籍族谱》2008年曾重修过,第一册为影印旧谱,虽然说明是影印宣统谱,但实际上是将咸丰谱和宣统谱拼凑而成。因为此谱是近年新修,化一为千,故资料流布较广。
民籍族谱中的《石氏世考图表》以唐中书令石徽为一世祖,宋石延年为十六世祖,但并不可靠,是后世修谱攀附名人的风气所致。始迁祖为石百一,生卒失去考,二世祖为千一,族谱记载“生宋淳佑六年(1246年),终元至顺元年(1330年),寿八十二“,其妻:云川沈氏,生宋淳佑八年(1248年),终元元统二年(1334年),寿八十四”,这是关于世系最早准确年代记录,千一公之子万二房为范湖洲后石家庄宗支,万五房为在城、丰利壩、石家店西乡宗支。这个世系大抵是可靠的,因为族谱还记载了千一公其他儿子的下落,万一房是江南宗支,万八房是宿松宗支,这些宗支后来迁出如皋,但族谱为了以俟查考备存大宗,收录入直至万历六年(1578年)万一房十二世的谱系。
族谱中现存最早的两篇序为万历六年(1578)所作,这两篇序年代较早,也较为可靠,其中椿冈公(讳平)序云“我石氏本上古之烈山氏,蔓延于春秋之碏公,自后支派繁衍,谱迹荒迷,事多无征,不能备录。至宋守信公以开国元勋,子孙荣显。及宋南渡,公之子孙亦别迁扬州、镇江,至宋末而镇迁羌灶、新墅,扬迁如皋,虽世有传言,祖有钤记,惜昭穆不详,未可据也。故惟述其事以备修考,而谱不敢及。惟天元历间(1328-1330)千一老山公分五子之书单及文昭公之世图得有所存,吾父载经公宝之,将为谱牒计,不幸早逝。”椿冈公是万一房宗支,当时居于江边,但后代迁往江南,所以族谱中关于其世系的记录仅到十二世,迁徙的原因很可能是因为江岸崩塌。
另一篇是完初公(讳世)的序,完初公是万五房,其序云“余家族谱世代相传,散漫无纪,及宋末造而老山公之先世建有“百千万重复,人得再兴隆”之十字,其图书文卷砧基遗嘱则昉于老山。余幼从先人所遗文书中得之,每珍重收藏,及隆庆元年,厌习尘嚣,读书于范湖洲之石家庄,亦不知庄与余同宗也。暇时彼弟子携家谱相证,乃知皆出老山公后,而庄为老山公次子万二之裔。溯其行次,始有名称。爰复访石氏椿冈昆仲于江上,椿冈兄者,老山公冢嗣万一公之玄孙也。昔老山公所遗簿籍,万一居长,留存尤多。发箧视之,与余家所收藏者如持左右券。乃私庆曰:此余江上只来,不为浪游也。归而白之家严与余兄弟,嘅然有作谱之议。”
完初公的序讲述修谱始末,颇有传奇色彩,可见当时只有石家庄万二房有家谱,但因为祖先相同,所以才有联宗修谱的后续。
椿冈公序中似乎认为本支系石守信之后,先迁扬州再迁如皋,但“世有传言,祖有钤记,惜昭穆不详,未可据”,此外提到的宋石守信子孙有迁镇江、再迁羌灶者,即是如皋的另一支石氏,这支石氏的始迁祖为北山公,关于这一支石氏,《民籍族谱·石氏世考》云“宋之末造,中原乱离,(老山)乃始渡江而北居如皋,时卫国(公)之裔北山亦徙斯邑。……北山之后,至明洪武入籍亭灶,老山后遂以民籍分派之。”因为两支来源不同,所以并未联宗同谱,老山公宗支族谱名“民籍”以与北山公“灶籍”区分。(民籍和灶籍,简单来说就是户口性质不同)
关于北山宗支和老山宗支的关系,《民籍族谱·东晓百一刚叔三公合传》则是另一种说法,这也是《石庄镇志》所节引的完整内容:
当宋之末造,宗人北山公讳柱者以世勋降润州指挥,避乱于如皋摩诃山,卜筑江干,公从之,亦徙居皋邑南范湖洲后,同宗各派,连亘数十里,肯构开基,两族相望,子孙繁衍成聚云,东晓公以系出中允后,恐相混,遂立字号二十,使世遵之。
这篇合传应该是将以唐中书令石徽(中允)为一世祖之后出现的,并非明代所修族谱原文,是清代重修时所增,其中关于老山公跟随北山公迁居如皋的记载并不可靠。《石庄镇志》节引《民籍祖谱》的内容,很容易让读者误以为老山公宗支与石庄得名有关,从《民籍族谱》中早期的两篇序来看,“石庄”的得名与石氏老山公宗支并无关系。
石氏北山公宗支的族谱以《如皋石氏家乘》为名,现存仅有上海图书馆藏1957年抄1930年稿本,这个抄本的经历十分坎坷,据文末的石含英所写《第七次续编未印谱说》一文,是谱成书于1930年,因资金问题一直未印,后日寇中犯,印谱更是遥遥无期,日本投降之后曾想重修,“旧有印谱年久残缺,城乡搜罗,共得四部,去残取整,方成完璧”,但也因资金问题一直未曾付诸付诸剞劂,只能在1957年请人抄一副本以便珍藏。除了这个抄本,之前的印谱未见公私著录,所以这个1957年的抄本可以说是唯一存于天壤之间的孤本。
与老山公迁如皋之前世系不明相比,北山公宗支明确为宋开国元勋卫国公石守信之后。且如皋始迁祖为十二世石柱,“十二世柱,字季邦公讳柱,号北山,自平江迁丹徒,时际宋末,以军功授怀远将军指挥同知,……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徙居如皋摩诃山前竹牌陵”,这是较为明确关于迁居摩诃山的记录。《家乘·第七次续编未印谱说》对于其迁徙经过叙述较详:
“吾石氏之徙居如皋自北山公始,北山公乃宋镇江卫指挥功加怀远将军,隶属文文山先生戎幕,文山先生于宋末志图恢复未遂,于至元十九年被害,北山公复宋之念因之亦绝,遂由镇江丹徒遁迹如皋之南江摹诃山竹牌陵下隐居力田,至十六世洪运公福再徙于太平羌灶庵,业农而兼煮海,二十世前江公峸见族(河北)众支繁,久延恐难稽考,遂兴建谱之念,旋得文文山先生代北山公所作生寄誌于北山公墓,后得知一世祖为宋开国勋臣卫国公守信,传至北山公柱为十二世祖,乃编辑成谱,此明嘉靖壬寅首创之谱也。”
《石氏家乘》明嘉靖壬寅(1542年)首修,距元至正二十一年(1284年)约260年。关于羌灶,石庄旧有羌灶庵今不存,羌灶庵位于朱家堡东首。洪运公(讳福)自竹牌陵徙居太平河北羌灶庄在明洪武二十四(1391)年。《家乘···洪运公传》对洪运公称誉有加:“从公以前尽以农桑为业,元之世百余年间未有登仕者,至公由耕田而煮海,家业日恢而诗书絃诵,彬彬起矣。今石氏子姓繁衍,皆公之后裔也。”关于羌灶的地理位置,《洪运公传》托名石袍山人评价“公慨然有振兴之意,遂徙业丰利场灶”,似乎在今丰利,而康熙版《如皋县志》“羌灶,县南五十里”,与今日羌灶庵地址相合。北山公后裔明季有诗人石沆,沙元炳有《白云居士诗集序》载于《志颐堂诗文集》,说石沆“当明季世,默然知天下将乱,家于羌灶。羌灶故近海滨,为鱼盐之场。黄茅白苇,沮洳弥望,腥雨咸风,随潮上下”。甘泉王世球在冒春荣《<葚原集>叙略》中说:“钟记室(嵘)品陶徵士(渊明)为隐逸诗人之宗。余于近代愿以推瀣仲。瀣仲,盖白云居士石沆也。……柴湾与羌灶相隔二十五里。”洪运公发家是因为煮海为盐,石庄地近长江而不靠海,不大可能煮海为业,很可能羌灶应该在今海安李堡地带。今之石庄羌灶庵地名很可能是北山公后人再次迁徙时为了纪念洪运公而沿袭的地名。
(附:《石氏民籍族谱》与《如皋石氏家乘》资料均由南京大学何振先生提供,敬申谢忱)